醫(yī)院新聞
生死時速41分鐘 中風老人取栓術后恢復如初
點擊次數: 58 信息來源:神經外科 作者:陳真真 編輯: 發(fā)布時間:2025/6/12平靜的午后,一場無聲的災難驟然降臨。74歲的楊伯,在售賣豆子的途中,毫無征兆地摔倒在地。威脅生命的“頭號殺手”——腦卒中,正無情地按下倒計時。幸運的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生死營救隨即展開,他們又一次創(chuàng)造了生命奇跡……
生死41分鐘
楊伯患有房顫多年,其實早在2022年,他就曾“小中風”過,經保守治療恢復,一直在用藥治療。
然而6月3日,噩運再一次降臨。中午11時許,楊伯在家用完午餐并喝了一瓶啤酒后,像往常一樣帶著豆子去附近工廠售賣。不久后,他突感右側肢體完全無力,瞬間癱倒在地,連話也說不出來。周邊群眾迅速反應,通知家屬并立即撥打了120,楊伯被緊急送往玉環(huán)市人民醫(yī)院。
抵達醫(yī)院時,楊伯病情危重:右側肢體肌力為0級(完全癱瘓),伴有失語和小便失禁。緊急進行的頭頸部CTA(CT血管成像)檢查,清晰顯示:“左側大腦中動脈M1段分叉后段閉塞”——這是一條供應大腦關鍵區(qū)域的主干血管被血栓完全堵死!
時間就是大腦!神經外科副主任高潮緊急會診,憑借豐富的經驗,判斷楊伯的腦梗極可能是房顫導致的心源性栓塞。
雖然發(fā)病在寶貴的2小時溶栓時間窗內,但楊伯長期服用的抗凝藥物恰恰是靜脈溶栓的禁忌癥。危急關頭,高潮副主任當機立斷:跳過溶栓,直接進行血管內介入取栓手術! 這是挽救瀕死腦組織的唯一希望。
DSA導管室團隊聞令即動,迅速就位。神經外科主任曾懷文與副主任高潮緊密配合,通過全腦血管造影精準定位血栓。手術爭分奪秒進行,僅用時41分鐘,兩段暗紅色的致命血栓被成功取出!
當手術室門打開,楊伯被推出時,令人驚喜的一幕發(fā)生了:他竟能清晰地與家人對話!更讓人振奮的是,原本完全癱瘓的右側手腳,也奇跡般地恢復了活動能力。
術后第二天,曾懷文主任團隊查房時,楊伯恢復之快令人驚嘆:手腳活動已基本如常,能獨立完成穿衣、扭紐扣等精細動作,并能自如行走。這場與死神的極限競速,取得了圓滿成功。
讀懂腦卒中
楊伯經歷的是一場典型的缺血性腦卒中(腦梗死)。它是由于腦部供血血管被血栓堵塞,導致局部腦組織因缺血、缺氧而壞死,從而引發(fā)突發(fā)性的肢體癱瘓、言語障礙、意識不清等一系列嚴重神經功能缺損癥狀。
曾懷文主任介紹,缺血性腦卒中發(fā)生后,腦細胞以每分鐘190萬個的速度死亡。對于像楊伯這樣大血管閉塞的患者,在時間窗內進行取栓,是打通血管、最大限度挽救腦組織、減少殘疾甚至實現完全康復的最有效手段之一。錯過時機,壞死將不可逆轉,致殘致死風險劇增。
腦卒中的發(fā)生絕非偶然,是多重危險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心臟疾病是“元兇”之一,特別是房顫。心房不規(guī)則顫動極易形成血栓,血栓脫落隨血流堵塞腦血管,即成“心源性腦栓塞”。楊伯的病史正是典型例證。
同時,高血壓、高血脂(血脂異常)、糖尿病是導致腦血管病變的三大基石,若未能有效控制,卒中風險倍增。吸煙、過量飲酒、缺乏運動、肥胖、不健康飲食等不良生活習慣也是卒中的重要推手。部分卒中患者系血管本身病變引發(fā),如腦血管畸形、頸動脈或顱內動脈嚴重狹窄等。
缺血性腦卒中的黃金救治時間是發(fā)病后 6 小時內。在這關鍵的 6 小時里,通過早期血管內介入治療,能夠使堵塞的腦血管再通,大大提高腦卒中癥狀完全恢復、不留后遺癥的可能性。若錯過這一時機,壞死的腦組織難以逆轉,患者可能面臨嚴重的殘疾,甚至失去生命。
一旦懷疑發(fā)生缺血性腦卒中,應立刻撥打 120,盡快將患者送往有救治能力的醫(yī)院。記住 “時間就是大腦”,早一秒開通血管,就多一分康復的希望。在等待救護車期間,讓患者保持平臥位,頭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堵塞氣道,造成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