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院新聞
3個月瘦了30斤,血糖飆升到30,老糖友又被“忽悠”了
點擊次數: 67 信息來源:內分泌科 作者:董怡晨 徐怡君 編輯: 發(fā)布時間:2025/6/12今年60歲的向阿姨(化名)
是不折不扣的“老糖友”
四十年前就被診斷為“2型糖尿病”
開始服藥治療
用胰島素針也用了20多年
去年卻聽了朋友建議
在某養(yǎng)生保健機構嘗試“針灸控糖”
結果試了三個月
暴瘦乏力、頭暈心悸
控糖不成,還讓自己住了院
暴瘦!3個月瘦了30斤 全身乏力大半年
近日,向阿姨因持續(xù)乏力半年來我院內分泌科就診,檢查發(fā)現不僅血糖、血紅蛋白偏高,尿糖、尿酮體數值也偏高。醫(yī)生以“2型糖尿病性酮癥”,將她收住入院。
住院后,醫(yī)生一了解,才發(fā)現,向阿姨這大半年的“危險操作”真不少!
原來,向阿姨患有糖尿病40年,注射胰島素也有20年,平時空腹血糖自測在10mmol/L上下,沒能達到目標水平。
去年秋天在朋友的介紹下,向阿姨去了位于金華的某個所謂的“養(yǎng)生保健機構”。機構人員號稱能通過“針灸”治療糖尿病,不用注射胰島素,也無需吃藥。
聽信機構建議后,向阿姨竟就停用了胰島素,長達三個月!
期間,她陸續(xù)出現乏力、口干、頭暈、心悸、胸悶、視物模糊等癥狀,人也迅速消瘦。一米六的她從110斤瘦到了80斤,血糖最高時更是飆升到30mmol/L!
“人實在是不舒服,就還是用胰島素了?!毕虬⒁套孕谢謴鸵葝u素注射后,劑量卻比原來減半。這快半年了,她仍存在乏力不適等癥狀,這才來了醫(yī)院。
停藥危害大
糖尿病治療重在堅持
“阿姨,自行停藥、改劑量都是很危險的,可不能有下次了!”住院期間,向阿姨的主管醫(yī)生、內分泌科醫(yī)師董怡晨再三和她強調,光針灸不用藥的行為,萬萬不可取。
針灸推拿科副主任中醫(yī)師黃亞麗也介紹,臨床上,部分糖尿病患者可以通過針灸等措施,輔助降糖治療。
但目前,針灸療法是無法完全替代胰島素等藥物治療的!
向阿姨所患的糖尿病酮癥是糖尿病急性并發(fā)癥的一種。
正常情況下,人體內有足夠的胰島素調控血糖,并利用葡萄糖來產生能量。不當停藥或者中斷治療的行為會導致體內胰島素嚴重缺乏,葡萄糖不能作為能量被利用而發(fā)生高血糖。
同時,身體會通過分解脂肪來獲取能量,在此過程中會生成一種酸性物質——酮體,導致糖尿病酮癥。
如果沒有及時干預治療,酮體不斷在體內蓄積,使血液的pH值逐步下降,誘發(fā)更為嚴重的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甚至陷入昏迷、危及生命。
醫(yī)生強調,糖尿病患者需要每天堅持治療,不能自行中斷治療,也不能隨意調整劑量。
幸運的是,向阿姨的情況尚在可控范圍。經過內分泌科醫(yī)護采取的消酮、抗感染、補液、補鉀、糾正血糖等對癥治療,目前她的血糖和上述不適明顯好轉,已平安出院。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表現
1.起病時多飲、多尿、多食和消瘦(三多一少)癥狀加重
2.食欲下降、惡心、嘔吐、頭疼、意識有障礙
3.呼吸沉重、急促,且有爛蘋果氣味
4.查體時常有脫水、尿少、皮膚彈性差等癥狀,嚴重者會出現脈搏細速、反應遲鈍甚至昏迷
當存在上述癥狀時,一定及時尋求正規(guī)醫(yī)院的內分泌科醫(yī)生幫助,積極評估病情,盡快治療干預,排查誘因,防治并發(fā)癥。
糖尿病酮癥的預防
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長期堅持科學控制血糖是預防酮癥酸中毒發(fā)生的最有效措施。
1.糖友及家屬應掌握糖尿病相關基礎知識,提高對糖尿病酮癥的認識,如出現血糖升高明顯、口渴、乏力、尿量增多等情況,務必及時就診
2.嚴格遵守胰島素及降糖藥物的治療方案,按照醫(yī)囑增減藥量
3.經常監(jiān)測血糖、尿糖、尿酮體,了解尿量、體重的變化
4.堅持運動,增強體質,預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