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醫(yī)院新聞 > 玉醫(yī)信息 > 2013《玉醫(yī)信息》第三十六期(總第601期)
玉醫(yī)信息
2013《玉醫(yī)信息》第三十六期(總第601期)
點擊次數(shù): 6303 信息來源: 作者: 編輯: 發(fā)布時間:2013/12/7第三十六期(總第601期)
二○一三年十二月五日
[本 期 要 目]
★ 我院開通“銀醫(yī)通”自助掛號繳費服務
★ 行動起來 向“零”艾滋邁進
★ 就診體驗提高自理能力
★ 鐵片擊肺命懸一線 兩次換血保住性命
我院開通“銀醫(yī)通”自助掛號繳費服務
憑市民卡自助掛號繳費不用排隊
日前,我院與縣農(nóng)村合作銀行合作開通“銀醫(yī)通”自助掛號繳費服務。凡持有就診卡或市民卡、農(nóng)村合作社銀行卡的病人,即可在醫(yī)院自助機上自助完成掛號、繳費、化驗單打印等整個就診流程,無需排隊等候,大大減少就診時間。
操作方便簡捷
門診大廳里,10臺自助機器十分顯眼,掛號、繳費、打印檢驗報告單都可自助。12月2日,筆者親自體驗了一番:插入市民卡,便進入科室選擇界面,點擊自助掛號,完成掛號,機器自動打印票據(jù),整個過程只用了十幾秒。
工作人員介紹,只要病人持有市民卡或本院的就診卡,且已初診開卡者就診當天均可以在自助機上掛號。有市民卡的,可先在窗口激活,通過現(xiàn)金存款或銀行轉(zhuǎn)賬方式,將錢存入市民卡個人賬戶內(nèi),再從賬戶里扣除。無市民卡的,可用玉環(huán)農(nóng)村合作銀行卡支付,便可在自助掛號機掛號繳費。為了方便群眾激活市民卡和存款,農(nóng)村合作銀行在我院還設立了市民卡激活窗口和ATM機。
目前我院共添置了17臺自助掛號繳費機,分別設在在門診大廳、內(nèi)科門診、婦產(chǎn)科門診、檢驗科、B超室、放射科旁,每天24小時服務,掛當天的號可支付所有費用,包括掛號費、藥費、檢查費、化驗費、治療費等,且繳費不限時。如果要看多個科室,一卡可掛多號?! ?
筆者注意到,門診掛號窗口排著長長的隊伍。相比之下,掛號自助機前的人氣則差了許多,只是偶爾有一兩個患者上前看看。原因何在?筆者采訪了一些正排著長隊的患者后得知,沒有農(nóng)村合作銀行卡或市民卡是不少患者選擇排隊的主要原因。一位男士稱,自己對自助掛號這個機器不是很了解,加上沒用農(nóng)村合作銀行的卡,就懶得試了。而林女士有用市民卡,聽說可以激活市民卡自助掛號卡,但她說激活卡、存錢,一圈下來怕折騰,還是人工吧。
需大力推廣引導自助服務
醫(yī)院工作人員告訴筆者:“自助掛號確實方便,效率也高。如能充分利用,確實可以緩解起早排隊之苦。對于自助掛號,患者們知曉率并不高,還需要大力推廣。希望更多的人逐漸習慣這項便民措施?!?/FONT>
為了讓患者熟知這一新生事物,引導患者方便就醫(yī),筆者在醫(yī)院看到,門診大廳掛起了“銀醫(yī)通”自助掛號繳費系統(tǒng)正式投入使用的大條幅,在自助掛號繳費機旁都放有“親,憑市民卡掛號不用排隊”、“排隊時間長,自助更快捷”之類的標語,鼓勵患者嘗試自助服務。同時,自助機器旁也配有詳細的操作步驟介紹,兩位銀行工作人員全天候在門診大廳自助掛號機旁指導自助掛號繳費操作。
據(jù)玉環(huán)農(nóng)村合作銀行工作人員介紹,目前使用自助掛號的人大部分是有市民卡的年輕人。醫(yī)院的老年病人居多,對這種新式機器,老人操作會困難一些,不過試運行一個月以來,使用自助機的患者不斷增多。
對此,醫(yī)院也將持續(xù)探索改進自助掛號服務,進一步優(yōu)化掛號流程,完善相關管理制度,讓廣大患者掛號繳費更加便捷。(本刊 費麗麗)
行動起來 向“零”艾滋邁進
我院舉辦“世界艾滋病日”主題宣傳活動
今年12月1日是第26個世界艾滋病日,11月29日上午,我院在門診大廳舉辦了“世界艾滋病日”主題宣傳活動。
活動中,醫(yī)護人員在門診大廳搭建了“艾滋病講堂”,邀請皮膚性病科主任許益漢、婦產(chǎn)科副主任湯泉為過往群眾講解預防艾滋病的相關知識,提供預防艾滋病的咨詢服務。
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宣傳主題是行動起來,向“零”艾滋邁進。據(jù)了解,艾滋病的醫(yī)學名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艾滋病病毒進入人體后,會在體內(nèi)不斷繁殖,逐漸破壞人體免疫功能,使人的抵抗力降低,而導致多種感染和腫瘤,并最終導致死亡。艾滋病病毒傳播的主要途徑有性傳播、血液傳播、母嬰傳播。
活動中,志愿者為過往群眾發(fā)放預防艾滋病宣傳手冊,并為參加活動的人員贈送了寓意著對艾滋病患者“關懷與支持”的紅絲帶,號召大家積極投身于艾滋病防治工作,提高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倡導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消除對艾滋病感染者的恐懼和歧視心理,群策群力遏制艾滋病的流行。
活動還通過知識展板、發(fā)放宣傳資料、媒體宣傳等形式,向群眾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識,促使更多的人正確認識艾滋,理解和關愛艾滋病人,真正做到行動起來,向“零”艾滋邁進。 (本 刊)
就診體驗提高自理能力
10位縣特殊教育學校學生走進醫(yī)院學本領
12月2日上午,我院迎來特殊“客人”——縣特殊教育學校的10名孩子。他們在醫(yī)院當起了“病人”,體驗一次就診過程。
據(jù)了解,縣特殊教育學校的孩子大多是殘障兒童,孩子們的生活能力較普通孩子差。我院與縣特殊教育學校結對兩年多來,孩子們的生活狀況一直是黨員的牽掛,又逢12月3日世界殘疾人日來臨,為提高他們的自理能力,學會多種生存本領,我院黨員志愿者將孩子們接到醫(yī)院體驗。
黨員志愿者們精心設計了“顯微鏡下的魔術”,讓孩子們更直觀地了解人為什么會生病,教會他們養(yǎng)成講衛(wèi)生的好習慣。檢驗科主任章林華現(xiàn)場提取了一位孩子的口腔標本,在顯微鏡下通過幻燈片投影,演示細菌侵蝕口腔的全過程。孩子們饒有興趣地觀看著演示,并認真學習如何正確刷牙。
“當我們生病了,我們要到哪里去啊?到了醫(yī)院要怎么辦呢?”黨員志愿者帶著孩子們走訪了門診、放射、B超、檢驗等科室,向他們介紹看病的主要流程及各科室功能。
聽說每個人都要去“看病”,孩子們個個興奮不已。之后,孩子們體驗了門急診就診全過程,他們按順序“看病”,填單、掛號、就診、檢查、取藥等,認真體驗了看病的每個環(huán)節(jié)。期間,每到一個科室,他們都探頭探腦地查看著,感覺什么都是那么的新奇。結束體驗后,孩子們臉上難掩喜悅,依依不舍地向醫(yī)護人員揮手告別。
“殘疾孩子最終是要融入社會的,孩子們非常樂意展示自己。醫(yī)院的志愿者定期與孩子們互動,為孩子義診,教孩子知識,讓孩子接觸外面的世界,打開孩子的視野,每次都讓孩子們非常開心?!笨h特殊教育學校的老師說,對于這些孩子而言,他們更加需要的是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勞動技能的訓練。 (本 刊)
鐵片擊胸命懸一線 兩次換血保住性命
日前,一男子沖床作業(yè)時被“飛來橫禍”的鐵片擊中胸部,導致肺動脈破裂大出血、重度休克。關鍵時刻醫(yī)生全力手術,并采用自體血回輸技術,成功挽救了他的生命。
12月4日中午,35歲的小石正在沖床作業(yè),突然一塊鐵片飛了出來。小石躲避不及,頓時感到胸部陣痛。小石掀開衣服一看,只見右胸部有一條傷口,不久便出血不止,工友們見狀,馬上將他送到醫(yī)院。
被送到醫(yī)院時,小石感覺胸口越來越難受。只見他臉色慘白,渾身是血,血壓低。醫(yī)生發(fā)現(xiàn)小石右側(cè)胸部有一明顯的5厘米長的傷口。急診檢查顯示,小石肺部存在異物、胸腔大量積液。醫(yī)生懷疑是鐵片直接穿進了肺,導致大出血休克。醫(yī)院立即開通綠色通道,將小石緊急送入手術室。
術中,醫(yī)生發(fā)現(xiàn)小石的胸腔充滿鮮血,肺動脈一分支破裂,鮮血不斷往外涌。此時病人失血過多血壓低得難以測出,生命危在旦夕,須緊急為他大量輸血。如果要用異體輸血,檢測需耗費時間長,隨時危及生命。
麻醉醫(yī)生經(jīng)綜合評估,立即予以實施自體血回輸技術。外科醫(yī)生一邊用吸引器吸取胸腔內(nèi)的積血,一邊為小石修補破損的肺臟,麻醉醫(yī)師將病人血液回收、凈化,術中3000多毫升紅細胞(相當于6000毫升左右的全血)加壓回輸給了小石。
經(jīng)過兩個多小時的手術搶救,小石終于脫險。外科主治醫(yī)師盛建平介紹,術中取出的鉤形鐵片長約5公分,這塊鐵片直擊右肺后葉,手術難度大,傷者肺動脈破裂大出血,是致命傷。出血6000多毫升,相當于體內(nèi)換血兩次,幸虧手術搶救及時,加上自體血液回輸才保住性命。
目前,小石正在ICU進一步觀察治療。 (敖程斌 楊海弟)